1 、警告—使用该机具前务必首先仔细阅读机具使用说明书,熟悉机具的性能、结构和安全使用要求。

2 、危险—在作业过程中切勿将头、手及人体任何部位伸进种肥箱内,更不得靠近各旋转部件。

3 、危险—严禁在机具运转时,打开或拆掉安全防护罩。检查、检修、加油、清堵时必须停机进行。

4 、危险—严禁机具提升后,在不加任何支撑保险的情况下,对机具进行调整、检修和保养。

5 、警告—严禁在提升控制机构工作时,人体靠近拉杆和机具提升区。机具和提升控制机构1米内不得有人或其它影响机具升降的物体。

6 、警告—操作者应穿紧身衣服,扎紧袖口,留蓄长发者应带工作帽并将长发盘入帽内。

7 、警告—严禁机具在播种作业过程中倒退。转弯或转移田块时,应升起并锁定拖拉机液压提升装置。

8 、警告—播种机停放、工作或修理时,机具上严禁坐人。

9 、警告—严禁未成年人及成年人酒后、带病或过度疲劳者操作机具,幼童不得进入作业现场。

10 、警告—严禁无证、无驾驶经验者进行操作。

11 、警告—严禁播种含有杂物或潮湿的种子。包衣种子必须晒干,并在播前按1%比例拌入医用滑石粉。对排放肥料的质量要求:要求肥料为球状,不易破损、粉碎的颗粒肥料。

查看更多 +

注意事项

1、播种前,操作人员需根据农艺要求,调整好行距、株距和播深,检查各转动部位是否灵活,各紧固件是否牢固,并给各转动部位加注润滑油。添加种子、肥料,发动拖拉机,检查拖拉机的液压机构是否工作正常,将机具升降几次无异常后,在地头进行试播,确认开沟深度、株距和种、肥的隔层等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正式作业。


2、 重要事项—播种前应对良种进行筛选。筛选取掉过大、过小的籽粒,保证种子的清洁度和均匀度。拌有种衣剂的种子必须晒干,并在播种前拌1%的医用滑石粉,以减小粘连。发现勺轮式排种器的勺轮和隔板或槽轮式排种器内上粘有种衣剂时要及时清理干净,确保播种质量。

3、重要事项—精量排种器的结构较复杂,用户应时刻注意排种器的工作状态,正确掌握调试调节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否则将严重影响播种质量。



3.1更换与调整

3.1.1勺轮的拆卸方法:

(1)放空箱内的剩余种子;(2)卸下透明端盖1;(3)卸下固定勺轮的3个沉头螺钉;(4)卸下勺轮4。

3.1. 2勺轮的安装方法

(1)勺轮用3个沉头螺钉安装到导种轮上,使隔板夹在勺轮和导种轮中间;

(2)安装透明端盖即可。

3.1.3毛刷工作长度应调节到适当位置,确保将种子刷到导种轮里。若种子内拌有包衣剂或其它物质致使种子产生粘连时,会造成种子刷不到导种轮里,出现空穴现象。

3.1.4手球调整:

将手球拔出上下滑动来调整隔板上的种子进入导种轮口的高低,具体操作如下:

种子粒小或播出的种子双粒多时,将手球向上方向调整;种子粒大或播出的种子空穴多(断条)时将手球向下方向调整。

4、特别提示—勺轮式排种器只能播种精选过的种子,,严禁播种含有杂物的种子、潮湿的种子、拌有包衣剂未晾干且未拌1%医用滑石粉的种子、含有其它粘液剂的种子,否则,将会造成排种器时转时卡、卡死、不排种等故障,严重影响播种质量,甚至损坏排种器。排种器卡死时,可能造成隔板的手球控制孔柄损坏,隔板失去控制,与勺轮同时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种子会严重聚集,形成极其严重的空穴断条。因此敬告广大用户随时检查排种器的转动部位是否灵活,固定螺丝是否松动,时刻注意排种器是否卡死,是否时转时卡,隔板与勺轮是否同时旋转,发现上述故障应及时排除。及时清理粘在勺轮、隔板和排种器壳体内的种子包衣剂和其它粘液。严禁机具带病作业,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5、重要事项—精量播种机作业时,应根据作物所需株距调整变速比,并合理选用作业速度(作业速度应小于5公里/小时)。作业时拖拉机应以均匀速度前进,不能时快时慢,否则易造成株距不等和断条现象。

6、重要事项—机具施肥时,对肥料品质和土壤状况和种肥间距有严格要求:

6.1肥料:要求肥料为不易破损、粉碎的球状颗粒。否则,排肥器易被卡死,造成传动系统失灵,同时不排种。

6.2地块土壤状况:播种地块土壤必须分墒,免耕播种机开沟后不能出现泥条或块状土块。旋配播种机的旋耕机旋后地块不能出现泥块或块状土块。机具的种、肥覆土靠土壤的自动回落完成,如果开沟后出现泥块或块状土块,种、肥就不能分层隔开,将造成肥料烧种,形成田块无苗或断条缺苗现象。

6.3用户在播种工作时,必须调整好种、肥间距使其满足标准要求,并时刻注意变化和及时调整,严禁肥料接触种子。

7、重要事项—作业时应随时注意排种、施肥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予以排除,并升起机具倒车,进行补播,确保不少苗,不断条。

8、重要事项—机具降落时要平稳,不能过猛落下,机具未升起时千万不要倒车,否则易造成种、肥堵塞,甚至损坏机具。作业过程中发现开沟铲、镇压轮粘土、挂草时,应停机并及时清除,保证机具正常作业。

9、重要事项—播种作业时,应经常检查传动部分及排种器等是否正常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

10、重要事项—注意施肥品种和施肥量,在墒情合适时建议控制在15公斤/亩以内,以免施肥量过大发生烧种现象。

11、重要事项—地块水分过大或过小时应停止播种。免耕播种作业时秸秆残茬的覆盖量应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12、重要事项—播种田块应平坦,不平度应小于10°。播种时拖拉机行驶速度应符合本说明书规定要求,播种机不能颠簸,否则会出现播种断条缺苗现象。

13、重要事项—播种作业过程中,最少每2小时加注一次润滑油。

查看更多 +

播量调节

1、勺轮式精量玉米排种器机型株距的调整


勺轮式精量玉米排种器机型株距的大小靠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该机的变速机构传动以及各档位的株距距离详见附页“变速器档位调节”。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适合的传动比。

2、排肥量和槽轮式玉米排种器机型及小麦播种机型播种量的调节



排量的调节可通过改变槽轮的工作长度来调节所需播量大小。槽轮的工作长度改变靠调节手柄进行调节并锁紧。用户在调节时必须注意调节系统装置的自由间隙,以防造成排量不准。调节时,先松开紧固螺母(2),旋转调节手柄(1),通过排种、排肥轴来改变槽轮的工作长度到适当时再用紧固螺母(2)锁紧。

排种器出料口的宽度必须是种子最大直径的2倍以上,否则将会造成严重的种籽破损。

为使各种种籽、肥料的播量有个标准,用户应做播前播量试验。试验可用下列公式计算。由于种籽、肥料的几何形状、颗粒大小、含水率等差异很大,因而机具本身标注刻度仅供参考。



由计算公式计算出的播量如不符合要求播量,则需调整槽轮工作长度,再作试验,直到符合要求播量为止。但由于播种机在实际作业时地轮存在滑移和机具的振动,实际播量与静止试验播量有出入,必须试播后再确定。

查看更多 +

1、重要事项—应经常注意机具的转动、声音是否正常。每天作业完毕,清除机具粘土、挂草,清理剩余种子、化肥。检查固定螺母是否松动或磨损,如松动应立即紧固,易损件磨损时应及时更换。及时加注润滑油,检查各紧固螺栓、键销是否紧固,发现异常应及时排除。

2、要定期检查各传动部件的张紧度和各配合部位的间隙是否合适,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

3、封存期保养

3.1、将机器内外尘土、污垢、籽粒等杂物清理干净(最好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在各转动部位加注润滑油。

3.2、对机架、罩盖等磨去漆皮的地方补刷油漆。

3.3、将机器放置在干燥的库房内,有条件时将机器架空,并盖上油布,以免机器受潮、曝晒或雨淋。

3.4、再次使用前,应对播种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检修,应打开全部轴承座盖,清除油污和杂物,重新加足润滑油,并更换修整变形、磨损的零件。零件更换、修理后,各连接螺栓都必须按要求紧固。

查看更多 +
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故 障
主要原因
排除方法
行距不均
行距未调准
调整行距
与前行接行误差
注意拖拉机行驶与前行宽度
播深不一致
机具左右不平
调整悬挂立拉杆
开沟器高度不一致
调整开沟器高度
排种不均匀及种子破损空穴多
种子内有杂质
清除杂质
种子拌有包衣剂未晒干并未按要求拌医用滑石粉或有其它粘结液
晒干种子
按要求拌医用滑石粉
勺轮和隔板粘包衣剂或其它粘结液
清除包衣剂和其它粘结液
播种机传动地轮不转或打滑;驱动链条不转或链轮顶丝松动
排除故障
作业速度太快
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
种子量太少
添加种子
地块不平
整理地块
双籽多
种子未精选或子粒过小
选用精选种子和子粒适当大小的种子
种子聚积
株距拉大
排种器隔板损坏,与勺轮同时旋转
更换排种器隔板
开沟器堵塞
土壤含水率过大
暂停作业
地表杂物太多
清理杂物
不排肥
传动失灵
检查排除
排肥出口堵塞
停机清除堵塞物
开沟器堵塞
停机清理
谷物施肥播种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 障
原 因
排 除 方 法
播种量不准
排种槽轮工作长度一致
调整槽轮工作长度至相同位置
种子不干净
清理种子的杂物
毛刷损坏或磨损
更换毛刷
开沟器拥堵
杂草过多
清理杂草
田块未整平
田块旋耕整平
土壤中含水量过大
暂停作业
行距不一致
拖拉机工作时与前行
距离不对
注意与前行的行驶距离
开沟器有松动或移位
调整开沟器位置并紧固
地表浮子
过大
田块土壤过硬,开沟器入土过浅。
重新旋耕,改变入土深度,增加覆土量
播种速度过快
降低播种速度
查看更多 +